沙河镇:金银花开“金”满园 绿富共赢促振兴
鲁网8月14日讯走进沙河镇的金银花种植基地,成片的金银花枝繁叶茂,青白相间的花蕾挂满枝头,微风拂过,清香四溢。花田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丰收的果实,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朵朵不起眼的小花,如今已成为沙河镇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近年来,沙河镇党委、政府立足资源禀赋,将发展金银花等道地药材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抓手,精心擘画“一园四区”发展格局,探索“边角经济”增收模式,延伸产业链条,让金银花产业在沙河大地上绽放出绚丽的“致富之花”。

“一园四区”筑框架,规模种植显成效。沙河镇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以打造“道地药材品牌”为目标,构建起以“金沙绿港现代高效农业园”为核心引擎,辐射带动“裕悦金银花”、“王士希金银花”、“宁家中药材”等核心示范区的“一园四区”金银花产业发展格局。这一布局有效整合了土地、技术、市场等资源要素,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态势。在“一园四区”的强力带动下,全镇充分挖掘潜力,积极引导各村居整理利用房前屋后、沟旁路边、闲散荒地等“边角资源”,大力发展“边角经济”。一株株金银花,悄然种在了村民的庭院里、村道旁、废弃地上,不仅美化了人居环境,更将“沉睡资源”转化为“活资产”。目前,全镇金银花种植面积已突破1000亩,昔日的“边角地”正源源不断地产出“真金白银”。

延伸链条提价值,精深加工拓市场。“种得好”是基础,“卖得好”、“加工好”才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沙河镇深知,要提升金银花产业的附加值,必须向精深加工要效益,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目前,沙河镇的金银花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从种植、采摘到初加工的产业链条。鲜花采摘后,经过及时的杀青、烘干等初加工工序,有效锁住了金银花的有效成分和清香品质,提升了产品的等级和附加值。这些优质的干花,主要销往大型药材市场和制药企业,成为制作凉茶、中药饮片的重要原料。

“边角经济”富农家,增收致富有保障。金银花产业最直接的效益,是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沙河镇推广的“边角经济”模式,让金银花种植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农民家门口的“绿色银行”。在裕悦、王士希、宁家等核心示范区以及各村的闲散土地上,金银花种植已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参与种植管理、采摘务工等多种形式获得收益。特别是在采摘季,金银花种植基地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季节性就业岗位,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了“家门口增收”。据估算,盛产期每亩金银花可为种植户带来数千元的纯收益。

同时,金银花产业也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各村通过整合集体闲散土地资源发展金银花种植,或引导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空间种植、由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所得收益按比例分成,有效拓宽了村集体收入来源。积极发展“边角经济”的村居,将金银花种植与村集体增收紧密捆绑,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部分先行村通过金银花产业,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数万元收入。这些实实在在的收益,为村级组织更好地服务群众、兴办民生实事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一步,沙河镇将继续深耕这片“金色”沃土,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品价值,拓展市场空间,让金银花产业这朵“致富花”绽放得更加璀璨夺目,为沙河镇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源源不断的“金色力量”!(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