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光伏板块逆势大涨、多只股票封板,原因找到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7月2日,A股光伏板块迎来大涨。
Wind数据显示,截至收盘,双良节能(600481.SH)、亿晶光电(600537.SZ)、福莱特(601865.SH)、欧晶科技(001269.SZ)、赛伍技术(603212.SH)、通威股份(600438.SH)、亚玛顿(002623.SZ)、凯盛新能(600876.SH)和金晶科技(600586.SH)等9只光伏股涨停,大全能源(688303.SH)涨幅超过15%,东方日升(300118.SZ)、艾罗能源(688717.SH)股价涨逾10%。此外,爱旭股份(600732.SH)、晶澳科技(002459.SZ)股价收涨超过7%,港股光伏公司协鑫科技(03800.HK)收盘股价上涨9%。
从所属于产业链环节来看,今日股价大幅上涨的光伏公司以硅料和光伏辅材类公司为主,部分光伏组件公司股价也实现大幅上涨,其原因或指向近期中央层面不断释放的整治无序竞争的信号。
整治无序竞争信号强烈
据新华社报道,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7月1日上午召开。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加强对中标结果的公平性审查;规范地方招商引资,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
而在6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发布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指出,“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政府有引导、行业有自律、企业有行动,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就能稳步推进、见到成效。”“破除‘内卷式’竞争,是做强国内大循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
“我们认为,此次无论是中央政府层面还是党媒层面提出的指示、观点,重视程度更高,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一位光伏行业分析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政策层面近期密集吹风,引发资本市场对后续推出治理无序竞争实质性措施的想象空间。
交银国际分析团队7月2日发布的快评则表示:“中央对光伏行业目前困境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也已深刻了解困境成因并决心解决,后续针对性的实质性政策有望出台,光伏供给侧将迎转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上述进一步整治无序竞争的声音陆续释放期间,光伏玻璃环节便传来7月减产的消息。
据上海有色金属网(SMM)报道,近日中国内地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自7月开始集体减产30%,预计后续光伏玻璃7月产量降至45GW左右。7月1日晚间,光伏玻璃厂商亚玛顿回应媒体时确认了光伏玻璃行业减产的消息属实。而7月2日福莱特、亚玛顿、凯盛新能、金晶科技等光伏玻璃厂商股价纷纷涨停,便从侧面反映了资本市场积极拥抱光伏玻璃减产的消息。
在硅料环节,自过去一个多月硅料“收储小作文”传出以来,已有硅料头部企业负责人确认了业内探讨硅料环节去产能方案的真实性。在今年的SNEC展会期间,协鑫科技联席CEO兰天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就指出:“光伏硅料企业‘以大收小’不是‘小作文’,是真实存在的,头部企业正在做密切沟通和讨论,也在给主管部门做汇报,在他们的指导下做这件事。”
目前来看,头部硅料企业对于“以大收小”整合方案持积极探讨的态度。大全能源7月1日披露的投资者调研信息内容中提到:“针对光伏产业目前存在问题与挑战,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产业企业相继提出了多种探索方案,体现出了相关方对于行业势必要实现健康发展的强烈意愿。作为产业主要的参与企业,公司始终保持积极支持、配合的态度,愿意参与和协同发挥各方优势,寻求解决之道。”
光伏企业仍在突围
大全能源判断,今年下半年硅料价格仍将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当前N型致密料已接近头部企业含税现金成本附近,预计下探空间有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7月2日发布的硅料价格信息显示,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40-3.80万元/吨,成交均价3.47万元/吨,环比小幅回升0.87%;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30-3.40万元/吨,成交均价维持在3.35万元/吨。
在硅业分会看来,本周多晶硅价格小幅上涨的一个原因,便是“国家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包括推动供给侧结构调整打造‘产业命运共同体’,以及严控‘低于成本价销售’内卷式竞争,供应和价格两手抓,市场预期向好。”
事实上,自2024年光伏行业发起“自律”行动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止住前期价格大跌的势头,并不断筑底,酝酿反弹态势。
“我们认为行业自律是一个大家自发形成的一种良性竞争方式,我们对此是非常认同的。对我们自身来说,第一个要兼顾到行业的发展,第二个要兼顾到自己的发展,来做适当地投入调整。”TCL中环副总裁兼电池组件BG长鞠霞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肯定了“行业自律”产生的积极效果,“产能规划需匹配市场需求,技术储备应前瞻布局。”
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光伏产业下行周期下,各大光伏企业都在寻找突破口。
“在产业链持续亏损的状况下,光伏行业已步入深度整合期,缺乏竞争力的落后产能将逐步退出,从而推动产能结构优化,改善供需格局。”阿特斯管理层在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行业各公司正尝试采取不同手段争取突围,例如新技术、新产品或海外优势渠道等方式,不过还需要一定时间验证结果。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