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45年致追梦人 | 张桂芝:守护高铁电网的“蜘蛛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8 08:38:00    

每天,当深圳北站最后一班列车驶离站台,几个身影开始出现在夜幕中。这是深圳供电段接触网工工作的时间。张桂芝和工友们的头灯亮起,接触网的轮廓被照得分明——这些27.5千伏高压的“空中输电网”,是高铁飞驰唯一的动力来源。

▲张桂芝

这位1992年出生的广东揭阳青年,2015年4月成为深圳供电段接触网工。十年间,张桂芝从一名青涩的见习生,成长为技术过硬的高级技师,先后获得了“全路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等多项荣誉。张桂芝不仅见证了深圳高铁网络从广深港线扩展至赣深等多线交织的格局,更以自己的专业与坚守,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与守护者。

1

责任初识

深夜“问诊”高铁电网

“小时候常听人说深圳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城市,努力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张桂芝的深圳梦,早在少年时就埋下了种子。2011年,高考填报专业时,张桂芝选择了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当时的张桂芝觉得,铁道系统可以提供一份安稳的工作。当他开始专业学习时,才逐渐深入了解铁路的重要性,对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知。

2015年,张桂芝学成毕业。恰逢深圳供电段成立,急需人才,带着对深圳的向往,张桂芝成了一名接触网工见习生。

踏入深圳北站的站场,张桂芝第一次仰望5米多高的接触网,这些纵横交错的网线如同高铁的血脉。“师傅说,这根27.5千伏的导线是高铁唯一动力来源,我们的工作就是安装、检修、维护这张网。别看它好像不起眼,我们的工作可是直接关系到每一趟高铁的安全运行,师傅说‘差一毫米都可能出大事’。”张桂芝至今记得师傅递给他的第一副绝缘手套,让他对工作有了神圣的感觉。

作为接触网工,张桂芝的日常是在高空作业车上来回穿梭,在凌晨的“天窗点”争分夺秒,认真检修和拆装零部件。南国的夏夜闷热难当,工作服常能拧出半杯汗水,看着第一班列车冲破晨雾平稳驶离站台时,他的心里才真正落定。

接触网没有备用电源,一段停电全线瘫痪,因此,张桂芝对工作有着深入骨髓的敬畏。作为保障安全的“幕后”力量,他深感责任重大:“每一次检修、每一次巡检,都连着成百上千旅客的平安。在频密、高速的运行下,任何一点微小隐患都可能被放大。

▲张桂芝利用“天窗点”对电连接进行检查。

2020年,工作5年的张桂芝成了项目负责人。在广深线回流线改造、广石线石滩站改造施工安全管控项目中,张桂芝面对工期紧张、人手不足等压力,调整工作策略。他通过优化班组分工、推行标准化施工、全程跟踪施工进度,不仅确保施工全程零事故,更提前10天完成改造任务,为2021年春运供电保障赢得了宝贵时间。

2

技术攻关

科学守护“空中生命线”

随着深圳高铁网络的不断延伸,接触网维护的难度也日益加大。2022年,张桂芝担任深圳北高铁接触网运行工区工长,接手的第一个“硬骨头”就是广深港高铁海底隧道的绝缘部件故障问题。由于隧道内潮湿、盐雾浓度高,绝缘子容易发生闪络故障,严重影响高铁运行安全。

“为了旅客们平安出行,我们必须守住每一个细节。”张桂芝带领技术骨干组成攻关小组,连续半个月在隧道内蹲点监测,分析了上万组数据,尝试了多种解决方案。他们从绝缘材料选型入手,反复试验后选定了能耐潮湿、抗盐雾的新型材料,通过优化安装工艺,对关键部位进行密封处理,还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控设备状态。这套组合拳效果显著,2024年,该隧道区段实现了因绝缘子故障引发的事故“零发生”。

在深圳创新气氛的浸润下,张桂芝养成了“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的习惯。2024年,他凭借参与研发的“新型接触网高空作业辅助支撑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这个看似简单的工具,能让高空作业更稳定、高效,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灵感来自于一次技术比武,当时觉得操作不够顺手,就琢磨着改进工具。”他笑着说。

张桂芝还参与了广深港高铁主导电回路技术攻关,他提出并实践了优化设备连接方式、强化设备监测(如3C实时监测、红外测温、HMVP重点分析)等关键举措。项目实施后,主导电回路故障率同比下降20%,提前发现并消除设备重大隐患16处,显著提升了系统可靠性。面对广深港高铁电连接线老化问题,他创造性地提出“分段更换+实时监测”解决方案,并配套实施“首件定标、施工验收清单化、作业后视频分析”等精细化管控措施。新方案将设备使用寿命延长30%,减少维修频次约40%,班组负责的关键接触网设备平均使用寿命延长20%,单次维修时间平均缩短15分钟,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双丰收。

“深圳的高铁线路越来越密,对我们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促使我们不断学习进步。”张桂芝的每一次突破,都与深圳高铁的发展同频共振。

3

薪火相传

把技能传递给更多人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力量才能推动行业进步。”在深圳,张桂芝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更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传递给更多人。2018年取得技师资格后,他先后与多名新入职大学生签订师徒协议,手把手教他们技能,帮他们成长为工区骨干。

▲张桂芝(左)在教工区学员工具使用方法。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教学中,张桂芝有自己的“秘诀”——“实战教学”。他把自己处理过的故障案例整理出来,让学员们模拟分析、制定方案,再结合实际处理过程复盘讲解。“书本知识重要,但现场经验更宝贵。”他说,深圳的发展速度快,新职工必须快速成长,才能跟上节奏。

如今,张桂芝作为国铁集团和广铁集团的兼职教师,累计培训超4000人次,培养了一批高铁事业后备人才。

2024年,在第七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张桂芝担任教练,带领团队斩获接触网工团体第三名。“这些年轻人很有潜力,只要给他们机会,就能发光发热。”他欣慰地说,就像深圳给了他机会一样,他也希望能为更多年轻人搭建成长的平台,培养出更多技术骨干,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深圳晚报记者 邱志东 实习生 陈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