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玉溪江川:6万多尾大头鲤鱼苗“游”进农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8 19:59:00    

【来源:云南网】

盛夏时节,星云湖畔水稻扬穗、荷藕擎盖,一派蓬勃生机。玉溪市江川区抢抓有利时机,将6万多尾规格为每尾30-100克的珍稀鱼种大头鲤鱼苗,有序投放到沿湖1005亩稻田和藕田里,为江川区“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的稻(藕)鱼综合种养模式推广注入了新活力。

大头鲤作为星云湖特有的土著鱼种,独特的生态习性和较高的生态价值,使其成为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理想选择。在稻田、藕田生态系统中,大头鲤以水中的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等为食,既能有效控制水体中藻类等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又能通过其游动和觅食行为,促进稻田、藕田水体的循环与物质交换,为水稻和莲藕生长营造更优质的水环境,实现“以鱼养荷,以荷养鱼;以鱼肥稻,以稻护鱼”的生态共生智慧。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藕田里投放大头鲤鱼苗,也是我们践行生态农业发展理念、探索‘荷藕种植+水产养殖’立体化农业模式的关键一步。”云南晨程生态农业荷藕种植基地负责人李忠升介绍道,此次鱼苗投放量经过科学测算,严格匹配藕田生态承载能力。下一步,将向水产养殖专家请教大头鲤的养殖技术,力争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最优平衡,为基地在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领域的多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农旅融合典范 。

为了全力推广稻(藕)鱼综合种养模式,多年来,江川区持续通过科学实施田间工程,完善田埂加固、鱼沟鱼凼开挖等基础设施,为鱼类生长和农作物种植搭建起和谐共生的环境框架。同时强化全流程管理,从鱼苗筛选环节的严格把关、投放过程的精准把控,到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每一个细节都倾注心力,逐步探索出一套成熟的精细化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沿湖稻谷、荷藕及稻花鱼的产量与品质,让亩均综合收益实现显著增长,成功达成了“连片种养、一田双收”的良好局面。

在这个过程中,江川区加大对珍稀土著鱼种大头鲤的培育、推广及保护,通过积极开展大头鲤与稻(藕)田生态系统的适配性试验,免费对田间养殖大头鲤的养殖户提供鱼苗,给予专业技术指导,促进大头鲤种群的恢复与壮大。此外,江川区还注重大头鲤的品牌打造,通过地理标志认证等方式,不断提升大头鲤的市场知名度与美誉度。如今,大头鲤不仅成为江川区稻(藕)鱼综合种养模式中的特色品种,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更成为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亮眼名片,为珍稀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稻(藕)鱼综合种养秉持‘以鱼净水,以水净鱼’的理念,把水、土资源优势变为经济和生态优势。”江川区畜牧水产站站长张四春解释说,利用鱼食害虫,鱼儿排泄粪肥、翻动泥土,有效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和荷藕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从而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促进稻(藕)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最终达成“一水多用、稻藕鱼共丰”的美好图景。历经5年探索推广,这种生态农业模式,不仅为江川区特色农业带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更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融合农文旅资源,让江川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云南网通讯员 李丹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