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启用!通关时间从三四小时缩短到10分钟以内
7月20日,巴克图口岸正式启用“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这是塔城地区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又一里程碑,将为新疆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7月20日,出境车辆正在通过集中查验中心出境入场卡口。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热依达摄
作为有着260余年通商历史的综合性国家一类口岸,巴克图口岸是全国首个开通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的公路口岸,也是全国第九个、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业务涵盖跨境物流、进口落地加工、供应链贸易、边境旅游等多个领域。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贸易需求,塔城地区于2023年4月、2024年10月分别启动巴克图口岸通关能力提升工程一期、二期项目,建成保障服务中心等12个单体建筑及限定区域通关保障基础设施。目前,一期项目全部完工,二期部分设施投用,“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所需的基础设施、查验及信息化设备均已就绪,为模式启动奠定坚实基础。
“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是一种新型通关模式,2023年11月率先在阿拉山口口岸运行。乌鲁木齐海关通过“流程优化、智能化改造、分步实施、推广复制”,推动该模式在全疆多个公路口岸落地。其核心是企业可在货物起运地或运输途中提前向属地海关申报,属地海关提前完成审单、风险分析等作业,车辆抵达口岸集中查验场所后即可快速获取查验或放行信息,大幅减少货物在口岸的仓储和等待时间。
模式正式启动后,通关效率将实现质的提升:货物出口环节查验流程由12项压缩至3项,进口环节由9项压缩至3项;通关时间从3至4小时缩短至10分钟以内;司乘人员出境仅需下车1次,入境仅需下车2次。同时,集中查验场所、国门卡口可自动验核车辆放行信息,减少仓储企业手动申报等环节。
新疆盛大兴泰商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姚飞说:“以前货物通关手续繁杂,车辆动辄滞留口岸好几天,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现在,依托‘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我们用手机APP提前申报,货物抵达即实现‘无感通关’,现场‘秒放行’,相比以前,节约了人力,减少了通关环节,为企业降低营运成本。”
“我们将持续优化通关流程,协同各方稳步提升服务效能。同时,将持续关注企业需求,依托数字化平台实施‘预约申报、即到即验’,全力保障新模式有序运行,切实提升通关效率,为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贡献力量。”巴克图国际运输道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旭东说。
“我们变传统‘货到报关’为‘提前申报’,把‘全程多点监管’优化为‘入区随机抽查’,通过流程再造从根本上解决了公路口岸通行的难点、痛点问题。这种监管模式既能提升双向通关速度,又能实现‘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精准监管,让企业通关更顺畅,监管也更高效。”塔城海关监管科副科长王璇说。
巴克图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谢生浩说:“我们实施货车和出口商品车‘直通式’查验服务,一次办结驾驶员及车辆边防检查手续,整体边检通关平均时长将大幅缩减。”
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今年1至5月,巴克图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29.2万吨,同比增加3.7%,其中进口10.2万吨,同比增长55.2%;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28364辆次,同比增加82.9%。
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主任陈威龙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为依托,推动先行发展区‘3+N’产业体系与巴克图口岸功能深度融合,持续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全力构建‘一带一路’北通道枢纽节点和沿边开放新高地。”
本文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