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泰海通合并后首份财报披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2 12:42:00    
4月29日晚间,国泰海通披露其2025年一季报,这也是原国泰君安合并原海通证券后,首次以国泰海通为主体发布的首份正式财报。

一季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国泰海通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均超过百亿元。其中,报告期内,国泰海通实现营业收入117.73亿元,同比增加47.48%;实现归母净利润122.42亿元,同比增加391.78%。

其中,122.42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不仅远超中信证券今年一季度65.45亿元的盈利,亦刷新了证券行业单季度业绩记录。对于归母净利润的大幅变动,国泰海通在季报中将其归因于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产生的“负商誉”。数据显示,国泰海通一季度非经常性损益为89.49亿元,其中吸并海通证券产生的“负商誉”高达85.47亿元。

而刨除非经常性损益项后,国泰海通当季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2.93亿元,同比增加60.65%,位居行业第三位,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分别以64.37亿元、36.14亿元居于其前。

所谓“负商誉”是会计学中的一个专业概念,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可直接增厚当期利润。通俗来讲,就是收购方“以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获得了被收购方的资产,收购方“捡漏”,被收购方资产被低估。

分业务收入来看,今年一季度,国泰海通经纪、投行、资管和自营业务分别实现收入26.52亿元、7.08亿元、11.68亿元和40.1亿元。其中自营业务和经纪业务同比增幅最为明显,分别为77%和68.7%,国泰海通解释称主要是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及股基交易量同比增加所致。东吴证券研报显示,国泰海通两融余额为1886亿元,同比增加118%,市场份额为9.8%。

投行业务方面,今年一季度,国泰海通股权主承销规模15亿元,均为IPO承销,同比下降72.8%,行业排名第14位;债券主承销规模2419亿元,同比减少1%,位居业内第四。

从资产规模来看,截至一季度末,国泰海通总资产达1.69万亿元,同比增加61.58%,距首位的中信证券仍有超960亿元的差距。不过净资产方面,国泰海通以3216.95亿元跃居行业首位,超过中信证券3024.38亿元的净资产规模。

东吴证券分析师孙婷认为,资本市场改革持续优化,宏观经济逐渐复苏,头部券商控制风险能力更强,能更大程度地享受政策红利。




图片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张弛
编辑:段嘉希
邮箱:f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