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绕城高速迎来集中大中修 预计9月底完工
“还好这两天户外温度稍凉快点,不然这种作业环境真是难过了!”边指挥车辆跟进,边用手持测温仪测温,随着滚烫的沥青倾泻而下,站在一米开外的养护队长周佳,汗珠很快就顺着他的发际淌下。8日凌晨,一组特殊的车队出现在绕城高速铁心桥互通往花神庙互通方向,记者获悉,为集中处治车辙、网裂等病害,延长路面寿命,绕城高速迎来拓宽通车后的首次集中大中修。
全长20多公里的绕城高速是最靠近主城的外环线,除通过互通分流主城庞大的车流外,连接大胜关长江大桥和八卦洲长江大桥两条对外过江通道,也让该高速成为过境的主通道。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科副科长朱宏亮告诉记者,自绕城高速拓宽通车以来,除常规处理点状的病害、破损外,一直没有进行过集中的大中修,庞大的通行流量尤其是重型货车的反复碾压和自然侵袭让绕城高速多个路段出现不同程度的连续病害。为集中处治车辙、网裂等病害,延长路面寿命,此次大中修率先对铁心桥以东的4.75公里路段展开。
7日晚间11点多,记者提前赶到施工区,此时路面已经完成隔离。由于路幅被压缩至正常状态下的一半,虽然此时的车流量较白天已经大幅减少,但和施工路段并行的通车段依旧排起了长队,车辆只能缓行通过。在经过施工前期准备后,凌晨时分,本次大中修正式开始。
只见工人驾驶着车辆将铣刨机巨大的刀头嵌入路面,伴随震耳的轰鸣声,路面瞬间被破损为尘土与碎屑,并第一时间被传送带输送至并行的另一辆作业车车厢。一辆洒水车紧随其后不间断洒水,尽可能压制扬尘。很快,一条深10厘米、宽4米、长300米的凹陷段被从路面铣刨出来。此时只是完成了基础工作,很快就有清扫车和工人一起对铣刨路段进行再次清扫,为接下来的“喷油”(一种用于更好粘合沥青的化工产品)做好准备。
大约10分钟后,“喷油”开始作业。一股明显带着温度的黏糊状液体被均匀喷涂在铣刨路段,工人们则三五成组等待着最“艰辛”的沥青铺装到来。时间已是8日凌晨1点,只见自卸车将200摄氏度左右的沥青混合料倾斜倒入摊铺机前,就这么一个过程,温度就很快降到170摄氏度左右,足见这个温差在极短时间内被周围环境吸收了。
“沥青施工户外温度越高越好,工程质量是保证了,但工人们可就不好过了!”周佳说话间,已有4个工人上前用手持铁锹将溅落坑槽外的滚烫沥青及时铲回,留待跟上的压路机反复碾压成为新的沥青路面。像路边绿植修建、通行标线划定、排水设施更新也会同步进行。
记者此时站在工人身后一米多远,因为穿着短裤,当沥青倾倒下的那一刻,小腿汗毛都有种触电的感觉。原本还被闷热环境“压制”在体内的汗水一下子就像打开阀门一样,伴着眼前一阵雾气,身上的衣服很快就汗湿了。
为了让本次大中修尽可能少影响绕城高速的通行,每天的施工都选择在凌晨车辆相对较少的时候进行,每完成几百米就再向前推进几百米,如此往返重复最终完成4.75公里路段,粗略计算每天只有5个小时左右的施工期。可以说在后续50多天时间里,每当大家正要进入梦乡的时候,就是工人们在高温下熬夜奋战的时间。
据悉,本次大中修是2025年南京市国省干线养护项目一部分,涵盖104国道、205国道等10条线路,预计9月底完工。届时,绕城高速的通行路况将更加平整、顺畅。(通讯员 孙逸飞 记者 陈彦)
来源: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