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今日首演——记者排练现场对话主创团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09:16:00    

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排练现场,国家京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田磊(右)正在指导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青年演员王晨羽。 (记者王畅彤摄)

新疆网讯(记者王畅彤)7月5日的乌鲁木齐京剧院内,鼓乐声与走位口令交织。距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新疆首演倒计时仅剩1天,国家京剧院与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的文艺工作者们正进行正式登台前最后一场排练。

舞台下,导演李杰面色凝重,注视着演员们的表现。舞台上,国家京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田磊饰演左宗棠,正在展演左宗棠“舆图谏慈禧”的唱段。这部历时两年创排,以左宗棠收复新疆为蓝本的新编剧目将在新疆开启首演大幕,以艺术形式再现左宗棠抬棺西征的壮阔史诗。

名家对话

方寸舞台间的历史回响

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由乌鲁木齐市京剧团与国家京剧院共同创排,目前两家院团正在乌鲁木齐京剧院进行新疆首演前的排练。

舞台上,国家京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田磊成功塑造出了晚清名臣左宗棠立体且复杂的人物形象。透过京剧传统的四功五法,展现出左宗棠忧国忧民、维护祖国统一、心系新疆民生的家国大义及其性格中的倔强、刚毅和铁骨柔情。

据了解,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在前期准备时,主创主演团队多次到乌鲁木齐、哈密等地采风,剧本几易其稿,多次打磨,专家学者也给予多方面意见和建议。

田磊曾在剧目建组会中说,此次能够担此重任,不仅是精进业务的机会,更是作为演员的责任。通过对人物性格和特点的深入研究,将尽全力塑造诠释人物形象,通过京剧博大精深的艺术形式和主创主演齐心协力对剧目的精彩呈现,让更多观众体悟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所展现的爱国之情和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

纵观排练,田磊充分发挥了文武老生的功底,表演上干净利落、文武并重。比如通过昆腔和舞剑展示左宗棠新疆平叛时的运筹帷幄,活用趟马身段表现安抚受惊坐骑的过程等,精准诠释了这位民族英雄的雄才大略与赤子之心。

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剧中全部角色都设了A、B角,由国家京剧院演员担任A角,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演员担任B角,共同排练。通过新剧的创排合作,带动演员以及编导、舞美等人才共同培养工作。

排练间隙,田磊与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左宗棠B角演员王晨羽、寇建民探讨如何用京剧程式表现剧中故事,共促文艺精品。王晨羽说:“田磊老师非常亲切,手把手教了我很多舞台技巧,比如表现战争场景的剑花手法,这对左宗棠人物心理的呈现至关重要,也让我感受到了优秀文艺工作者的匠心。”

走进化妆间,国家京剧院艺术总监、一级演员袁慧琴端坐镜前,一眼望去,晚清风云人物慈禧跃然眼前。这也是她继新编历史京剧《曙色紫禁城》后再度饰演慈禧太后。排练中,她熟稔地运用老旦行当塑造角色,苍劲的唱腔、掷地有声的念白,将慈禧这一复杂人物的心理与气度演绎得淋漓尽致。

本次在乌鲁木齐登台,袁慧琴提前数日到剧场排练、调整状态,努力呈现出最佳状态。她说,《故土新归》的创排沿袭了京剧“因人立戏”的传统,这种以演员特质为核心的艺术创作模式,是对“人保戏、戏托人”的传承,符合京剧艺术发展规律。剧院遴选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参与其中,希望通过以“剧目带人才”的方式为更多青年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

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郭霄近年来深受年轻戏迷喜爱,剧中她塑造了左宗棠之妻深明大义的人物形象。排练中郭霄以婉转悠扬的唱腔,生动演绎了夫妻折柳惜别与生离死别的场景,感人至深,充分烘托出左宗棠的家国情怀。

郭霄说:“新戏的创作排练过程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过程。青年演员肩负着传承和发展京剧艺术的重任,然而传承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复刻,需将前辈的技艺精髓融入到自身表演之中,通过新创剧目的呈现,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故土新归》作为历史京剧还原了众多历史场景,如左宗棠与李鸿章“海防与塞防之争”。舞台上,演员魏积军饰演李鸿章,他嗓音饱满浑厚,精准演绎了晚清重臣的身份气质与精于权谋的特征,将这一复杂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政治权衡展现得淋漓尽致。

纵观排练过程,众多京剧名角实力在线,刻画出来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令人期待演出大幕的拉开。

幕后匠心

共铸家国史诗的精彩剧目

舞台上演员们表演出色,乐池中乐队的精彩表现同样令人瞩目。

本次演出由一级作曲家朱世杰任配器及指挥,在朱世杰沉稳有力的调度下,鼓师以铿锵鼓点营造出铁马金戈之势,琴师操琴如诉,弦音婉转间饱含深情。演奏员与台上演员默契配合,技艺娴熟,精准把控节奏张弛,既渲染出战场上的紧张肃杀,又细腻传达出左宗棠深沉的家国情怀,使整场演出更具历史厚重感与艺术感染力。

唱腔对于京剧剧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唱腔设计和音乐作曲方面,担任《故土新归》唱腔设计及作曲的一级作曲家陈建忠介绍,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的音乐创作,一方面,以精心、细致、合理的全剧唱腔布局,实现全剧唱腔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深度性。另一方面,在反复推敲人物个性和情感的基础上,进行主题音乐设计,例如使用湖南音调为背景,突出人物特征。此外,通过唱腔和音乐的创作,使音乐与人物性格相契合,实现剧中人物有别于他剧的独特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演出中,胡杨、天山、柳树等形象也成为塑造剧情空间的关键符号。舞美设计师陈勇介绍,《故土新归》舞美设计风格简单干净,在保持戏曲自身风格的基础上又有所变化和创新,使之富有厚重感、历史感,令舞台气氛的渲染对人物的表演给予有力的烘托,而且增强情感的表达,从而营造出符合该剧的意境与语汇。

陈勇说:“具体而言,该剧舞美设计以写意为主写实为辅,舞台的主色以深色为主,如深红、深灰、深蓝等,着重挖掘左宗棠的心灵深处。主形象以写意泼墨的手法,通过苍劲有力的一笔,展现出左宗棠的人格魅力,同时也体现舞台布景设计的主体语汇,即人生若卷,岁月为轴,每一个人选择写下的一笔皆有其意,每一划皆藏深情、皆是人生之印记、皆是灵魂之轨迹。”

精彩大戏处处皆精彩。排练间隙,记者对话《故土新归》导演李杰,对于这部作品,他告诉记者,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塑造了左宗棠的家国情怀和以民为本的人物形象,并重点铺排展现了不畏强权、为维护国家统一而斗争的精神气质的场面,期待更多观众走进剧场观看这部历史京剧,感受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壮怀激烈。

排练尾声,夕阳透过乌鲁木齐京剧院的玻璃窗投射在剧场走廊,聆听京声京韵,这座融合了现代舞台技术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文化地标,恰如剧名《故土新归》,实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链接。正如编剧王俭在建组会谈到的,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是追寻当年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西征之路,找到历史回声与现实共鸣之间的通道,使作品从新疆那片故土走向京剧这方戏台,实现作品的厚度、深度和温度。

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7月6日首演场将由田磊、袁慧琴等名家领衔,7日场则由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担任主演。

这部历时两年精心创排、承载着历史回声与现代共鸣的史诗巨作,即将在左宗棠曾守护的这片热土上揭开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