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工会事业发展态势良好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实施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结果显示,桂林工会事业发展态势良好,在组织建设、职工权益保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市职工总人数25.9万人,入会人数达24.7万人,入会率高达95.4%,全市共组建基层工会3229家。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推动“一法一办法”在桂林落地见效。在完善法规制度与加强组织建设方面,出台《桂林市基层工会组织关系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管理范围,成为全区首个实施此类办法的城市。同时,聚焦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及新就业形态领域,大力推进工会组建工作。已组建新业态基层工会183家,涵盖363家企业,发展会员2.1万人。在服务阵地扩建上,以“司机之家”为着力点,全市建成18家“司机之家”,其中3家为五星等级、1家为四星等级,已服务货车司机超2万人次。2022年以来,投入约250万元建设工会驿站,目前全市已建成160个工会驿站,其中10个为全国最美工会驿站点、20个为智能化工会驿站。
在激发活力赋能产改方面,我市也成果丰硕。大力弘扬劳模、劳动、工匠精神,2022年以来开展相关活动300余场次。目前,全市有全国劳模56人、省部级劳模498人、市级劳模1207人、广西工匠25人、桂林工匠106人。技能竞赛成绩突出,2024年在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广西选拔赛中,桂林参赛队有7名选手获前十名、3人晋级国赛,在全国焊工赛项决赛中,桂林选手获第九名,创广西最好成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市政府将其列入工作报告,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相关单位出台约100个配套文件。
在强化维权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积极作为。完善“普惠性+特殊性”服务体系,擦亮工会工作品牌,2022年以来投入约3000万元开展慰问、帮扶等活动,组织5700名一线职工和高技能人才疗休养。充分化解矛盾纠纷,全市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实现县乡全覆盖,近年来调解率超80%、处理案件6000余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超7000万元,多家调解组织获国家和自治区表扬。强化风险监控和法律援助,设立106个劳动领域安全监测点,建立31个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站、点),每年开展“送法入企”超100场次,2022年以来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挽回89万余元。
民主管理也在纵深推进,保障职工权益。推动企业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全市建立职代会制度单位2980家,实行厂务公开单位2945家。工会参与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覆盖率达94.2%,保障了职工知情权、参与权等。
来源: 桂林日报